如果有人说你「真的很努力」,你内心有窃喜吗?
读书那时我会,刚参加工作的我也会,然而近几年,我觉得这句话越发刺耳,甚至感到厌恶。
因为它更像是一句充满无奈的安慰,而且,朋友,当有人这样夸你时,你就得警惕了。
01
说你很努力,有可能是别人真的挑不出你有什么优点,就像大人不知道怎么夸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孩,只能憋出一句,这小孩真懂事。
我有个初中同学,轻微弱智,父母花了不少“择校费”把他塞学校,他也足够努力:起最早睡最晚,去食堂路上也盯着小本本背单词,下课不是在埋头学习,就是去办公室问问题。
然而,智力是个跨越无奈的坎(无歧视),别人背两三遍就会,他背10遍也记不住,无论如何努力,他每次考试都吊车尾,这个成绩持续到中考结束,不知道他后来去哪儿了。
我只记得毕业典礼回教室拿东西时,碰见到他父母红着眼眶,握着班主任手不放,嘀咕着谢谢您、谢谢您,班主任只能安慰:他这三年已经很努力了……
那个画面我现在还记得,可怜天下父母心,努力有时只是种充满善意的安慰,撕开这层表皮,只剩无法言诉的尴尬。
02
如果说读书时表现不好尚能被容忍,但我们进入社会,老板只看业绩,完成了KPI什么都好说。
当上司/老板/HR突然评价你很努力,大概率是潜意识在反馈:你没干好或没干成某件事,但又不好直接说你。
之前待过一公司,我所在的线上引流部门,缺乏推广费,KPI又定很高,基本完不成,而隔壁线下部门,平时请客户吃饭、各种投放费用随便报销,业绩杠杠的。
每次季度、年会发奖金前,老板都偷偷跑我们部门说“兄弟们辛苦了,我知道你们很努力,希望再接再厉……”,然后在一个小群里象征性发个100元的红包让大家一起,还得感恩老板大气,嘻嘻。
隔壁部门呢,不仅在会上被大夸特夸,具体发了多少奖金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他们经常私下聚餐,花几千块唱个K从来不眨眼,华子也没断过,所以你懂的……
不是我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,而是努力这词容易变味,变成老板打太极的虚伪借口,你要觉得我们很努力,那就发钱啊,干嘛说些有的没的。
03
你可能要说,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,被人说努力都不好,再想想最近的二舅和大伯,既然努力没用,那彻底躺平算了?
不不不,正因如此,我们反而要更加努力,因为努力不是做给别人看的,而是我们在争取过上美好日子途中的必要过程,自己都不努力,谁替自己负责呢?
但努力也要讲究基本法!
努力之所为被人调侃,归根到底还是努力的结果无/低价值,再深究原因,是我们呆在舒适圈太久了,把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,无论如何勤奋结果就那样,还在安慰自己已经尽力了。
这不是战术的问题,而是战略大方向走错了,能有效才怪,破局的关键就两点:
1/走出舒适圈:这个概念都被说烂了,我想强调的是,我们要把目标具体化、可执行化、可监测化,最好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那种,长期坚持,比如今天我4小时完成一篇稿子,下一次的目标就是3小时50分钟内完成;这周我都写的论述文,下周我抽一天时间写故事……
2/多接触其他领域:多去接触陌生领域,比如你让我每天宅家里,看书找素材写稿子,短期内可以,但迟早有天会灵感枯竭,内容也是味同嚼蜡,那是因为我缺乏生活经验呀,这时候就得走出家门,多和朋友/陌生人沟通接触,听他们摆摆龙门阵……
上面两点看似很简单,但当你真正去执行时,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出现,让你逐渐丧失勇气和热情,又退回舒适圈,按照之前路径接着卷。
这都很正常,因为成长这件事本来就很反人性啊,如果每个人都能轻松做到,那成功也太容易了吧。
但如果你能扛过开头最难的阶段,那一定很酷。
希望有一天,我们都能从别人眼中那个「真的很努力」的人,变成「真的很牛X」的人,共勉。
原创文章,作者:777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anmengapp.com/1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