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一个说话有条理的人?

(有朋友说中午12点发文有点早,这里想问下大家觉得什么时候发比较合适,后台or文末都能发信息哈,感谢如何做一个说话有条理的人?

你是一个说话有条理的人吗?我不是,至少几年前不是,还因此吃过不少亏。

人际:平时表达欲极强,面红耳赤说了一大堆,却没说到重点,搞得对方一脸懵。

职场:开会发言、做汇报简直是噩梦,面试时沟通也磕磕绊绊的,HR比我还急。

发展:不管是线下约客户喝茶,还是线上谈单子,思维混乱,大概率以失败收尾。

但我察觉周围有不少人(各年龄段)说话极有条理,我意识到:说话有条理这件事,和年龄/智力/受教育程度无关,只和你的逻辑强弱有关。

再后来,我发现原来逻辑也是通过训练好起来的,只要找到合适的工具,仅需训练一个月,就有很大变化,而这个工具就是结构化思维。

我之前的训练方法有三步,效果卓越,这里分享给大家,前两步梳理内在逻辑,后一步调整输出状态。

01 热身训练

找一些生活中简单的问题,把解决问题所需的要素不断拆解,从上到下(从左到右)不断拆,拆到不能拆解为止。

拿自己举例,马上周末,我想给家人做一顿饭菜,该怎么准备?

下图左边是我没训练时零碎的想法,右边是我正在训练时,结构化思维下的想法。

如何做一个说话有条理的人?

你看,这样做是不是让思路更清晰了,但这种训练方式不是让大家真正去做,而是通过梳理问题,让大脑逐渐熟悉和适应结构化思维,方便无缝衔接之后强度更高的训练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条件允许的话,强烈建议大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,推荐使用脑图工具做辅助(比如xmind),或者干脆在本子上写写画画。

等你能脱离外界工具,仅靠大脑也能做熟练拆解时,就可以进阶下个训练了。

2 深入训练

既然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拆解的基本方法,接下来就去拆现实中那些比较麻烦的问题。

推荐大家从自身和工作入手,优先拆解生活中让你有点纠结的问题(比如怎么告诉朋友ta被绿了),再拆解工作中让你头秃的问题(比如下周要交的项目方案)。

这些问题现实、尖锐且困难,拆解起来很不轻松,那就别给自己太大压力,怎么放松怎么来,不限时间、地点、形式,一点一点慢慢想,因为训练逻辑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急不来的。

但在拆解过程中,我们很可能发现这个bug存在:自身经验有限,有些问题真的无解。

别急,自身经验有限,那就去书中、网上找答案,特别要注意吸收那些对自己有用的模型,顺手把“思维武器库”给搭建起来。

举个例子,朋友约我周六晚上去吃香辣兔,去不去?

这就涉及到事情重要性对比和时间管理的问题,可以利用广为人知的“做事四象限”模型来思考。

如何做一个说话有条理的人?

重要且紧急的事儿我周六上午能完成;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儿,搞得快我下午3小时就完成,完全有时间去吃香辣兔,就当周末放松下,给朋友回句“到时候见”。

正因为自身经验有限,寻找并吸收模型的好处有三:

1/构建知识体系。

2/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能快速解决。

3/模型叠加起来处理问题更加迅速。

其实这一步训练永远没用尽头,但当我们面对问题,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出思路去解决,做到这步,就已经OK了,接下来就是做输出训练。

03 输出训练

只有增强逻辑,我们才能在表达时做到条理清晰、进退有度,逻辑这一切的根本。

但逻辑强了,不代表在表达时就会有逻辑,建议大家没事写写日记、做做复盘,通过这些私下的小动作来训练自己表达的流畅性,以及逻辑的严谨程度。

所以如何表达才能让沟通高效、才能让别人感到舒服,有几个小窍门:

1/特别想说话时,先憋着,把想说的内容在脑子里先过一遍,如果你自己都觉得逻辑不同,那就别张口,免得给别人造成困扰。

2/活用“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…”,“首先、其次、然后、最后”等辅助连接词,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有点呆,但在初期很管用。

3/说话时少而精,讲话讲重点,别一句能说完的话,扯了半天无关紧要的,别人听着很烦的(比如我),只是碍于修养不去打断。

呐,经过这三步训练,你可能花了两星期、一个月、两个月的时间?其实你说话已经开始变得有条理了,不信的话问问你朋友/同事的感受。

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枯燥、痛苦,但相比于获得更融洽的人际关系、更多的职场/副业发展机会,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况且,说不定你距离脱单,差的就是这临门一脚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777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anmengapp.com/130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