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久了,欲望认清现实,我意识到自己就是个普通人,对生活丧失了当初的掌控感和激情,每天麻木而绝望的活着。
想前进,短期内路全堵死了,卷进医院也没用,往后退,肚子饿得吃饭,无法躺平,觉得活着真没意思(不会自杀,仅感叹)。
不出意外,如果我35岁不被辞退,这种状态要持续到退休。
如果说一个人知足常乐还好,怕就怕欲望大过能力,加上外界“高质量人群”不断刺激,这活着就有点憋屈了。
我时常反思,怎么就把自己活成这样了呢?
无论如何悔恨、绝望、失落都没用,因为我手中没有生产资料。
但日子总得过下去,怎么找回当初对生活的掌控感和激情呢?
关于这个现实难题,我死磕许久,摸索出了一种内外平衡的新活法,那就是把自己活成一个公司。
01 原理
我的思路是,虽然我们在现实中没有公司(生产资料),但可以在精神世界中打造属于自己的公司,照样能过得妙趣横生。
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: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上,烦恼减少、乐趣增多,同时最大限度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和激情。
但想实践这个方法,前提是彻底搞清楚自己的内心想法:比如个人的喜怒哀乐、渴望、厌恶、目标等,相信我,这个过程并不轻松,但很值。
关于如何挖掘,个人体验有两种,第一种是多接触外界,从反馈中分辨喜恶,第二种是在夜深人静时,从回忆中反思。
我性格偏内向,采用后者更多,耗时一个月,搞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,以后的路该怎么走。
想通这一切后,在之后的日子该做什么选择、怎么做事,脑子里自然有答案,接下来就是把理论转为实践的过程。
02 实践
和自己坦诚沟通后,可以把目标提炼出来,以后的日子围绕着它来运行。
暂且把这些目标命名为董事会吧,但公司光有想法可不行,总得有人做事,其他部门也得安排上,用我自己举例:
董事会:核心部门!!
智囊团:想办法将董事会的意志实现,把每一个目标细化到年/月/日,还有精力、时间、注意力该如何分配…
体育部:精力充沛才能做事,比如饮食、健身、睡眠计划该怎么执行,由智囊团统筹。
安保部:对怠惰、诱惑、诱惑严防死守,破戒了想办法惩罚自己,没破戒奖励自己一瓶香水、一个steam游戏等,奖罚分明,由智囊团统筹。
内参部:把日常输入的信息进行甄别、吸收、分门别类整理,构建个人认知系统,这也是面对未来挑战的底气,由智囊团统筹。
市场部:怎么搞钱,分长期复利和短期赚钱,比如做公众号是长期复利,送外卖、做兼职是短期赚钱,由智囊团统筹。
外联部:怎么和父母/对象/孩子/好友/陌生人/客户相处?由智囊团统筹。
后勤部:家务/购物/遛狗等事儿如何提高效率,时间该怎么分配,由智囊团统筹。
部门设置完全根据兴趣和需求来,怎么舒服怎么设置,你甚至可以设置酒吧部、飞盘部、手办部、胶佬部……
但我认为最重要的部门有三个:董事会、智囊团和体育部,毕竟目标、规划能力和健康身体是核心。
你可能觉得我这么搞不就是自娱自乐么,有啥意义?
你还真说对了,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不仅有意义,还很管用。
虽然我在现实中的缺乏生产资料,掌握不了现实,但我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完全掌握自己的一举一动,每一个想法,每一个反馈,在这个过程中清晰观察到自身变化,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趣味性和成就感。
而且当我抛弃社会强行塞给我的目标和价值观,完全以自身兴趣和目标出发去生活,更容易把时间、精力、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,比如健身、深入工作、看书、思考等。
伴随这些事的钻研程度加深,我开始或多或少得到些情绪/物质上的正反馈,这些刺激又增加了我对生活的热情与做事的信心。
这一整套闭环下来,这种在旁人看来自娱自乐的活法,却切实改变了我内心对生活的体验感,以及现实中的做事进度。
03 体验
截至目前,我实践了这个理论一个月,刚开始可能有点手忙脚乱,但个人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显著感受有这几点:
1、彻底和年龄焦虑说拜拜,从内心真正认可现在出发也不晚这个理念。
2、物欲降低,消费降低,对便宜的耐用品愈发喜欢。
3、对身边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变得不敏感,啊对对对,你开心就好。
4、对外界评价更加不在乎,大白天穿着睡衣出门遛狗也无所谓。
5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做选择时更果断,犹豫就会败北。
6、做事/看书/思考更有耐性,享受当下做事的满足感。
7、每天一睁眼,像是在玩一个叫做地球OL的养成游戏,充满乐趣。
我无法解释这些奇妙的化学变化是怎么产生的,但对比之前的麻木而绝望的生活状态,现在的我很满足,而且这场精彩的旅途才刚开始。
每天早上洗漱时,我都盯着镜子里那个人,默默念叨着: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呢,D总,快带着部下去战斗吧。
如果你也对生活感到绝望,不妨试试这个奇葩办法?
原创文章,作者:777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anmengapp.com/1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