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篇内容略烧脑,大家系好安全带)
本篇继续分享《高7》的第三个习惯,要事第一,上两篇「积极主动」和「以始为终」点击红字传送。
要做到「要事第一」,前两个习惯是不可或缺的,比如你得学会「积极主动」,有主见、够独立,你还学会「以始为终」,有生活核心。
如果说「以始为终」讲的是“为什么做、做什么好”,那「要事第一」则是说“怎么做”,这就涉及到大家喜闻乐见的时间管理了。
01
说到时间管理,目前最主流的方法莫过于“紧急重要四象限”,我放张图。
这个四象限表看似很科学,但bug极多,缺点很明显:平衡性极差,我们很容易陷入单一象限。
上篇我们说到生活重心,比如物质、工作、名利、享乐、家庭、配偶、友谊、自我、斗争等。
工作狂容易陷入第一象限,每天像个救火员,忙得要死,公司就是我的家,但忽略了健康和人际;
物质主义容易陷入第三象限,每天急着赶这个轰趴,参加那个“高端”聚会,实际上收获不大;
重视友谊的好好先生,容易陷入第四象限,把有限的时间精力,浪费在无限的讨好别人、聊八卦上;
你看,每个生活重心都有一个对应的坑等着你跳,所以这个四象限表很容易把人带入单一象限,太过死板。
02
其实,时间管理更科学的方法是: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第二象限上。
举个例,如果说第一象限是加班、第三象限是接电话,第四象限是刷短视频,那第二象限则是包括建立人际、规划未来、运动健身、充电学习、深度思考等事情。
人人都知道这些事情很重要,但就是因为不够紧急,或者说没手机好玩,最终选择忽视、拖延、放弃。
但我们还真得下死力去做第二现象,这就是所谓的高效能人士的「预防型思维」。
如同预防疾病,最重要但却不紧急。
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迷之自信,平时往死里造,等最后等进了医院才知道泡枸杞、不熬夜的重要性。
03
至于第二象限的具体事情有哪些,其实上一篇「以始为终」(链接点这儿),我们写出的那些生活核心,就是我们最该做的第二象限。
我的生活核心暂时有这些:1.给父母和家庭留下尽可能多的钱 2.对亲近的人尽量友善 3.到各地品鉴美食 4.尽可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(比如看书)5.给被我伤害过的人道歉 6.不再去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论 7.健康第一、工作第二 8.不再参加无意义的社交活动
抛开「紧急重要四象限」,接下来我用自己举例,分享一个更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,朋友们可以拿出纸和笔来试试。
第一步,根据每一个生活核心,设下一个目标,不用多,多了也做不完。
1.给父母和家庭留下尽可能多的钱:搞好自媒体。
2.对亲近的人尽量友善:照顾好父母情绪。
……
把上面这些列出一个清单,以后也可以调整。
第二步,在每个目标下,计划下一周要做的两三件要事,把每一件要事标个序号。
搞好自媒体:查找整理新的书单(序号1),观察竞品变现模式(序号2),看书写稿(序号3)
照顾好父母情绪:主动给母亲打电话问候(序号4),接母亲电话耐心点(序号5)
接着把这些要事同样填在清单上,对了,序号的顺序,完全可以按照要事对你的重要程度来定。
第三步,最好在周末找个时间,把这些要事填进下周的计划中,这里我做了一个简单表格,大概表达这个意思。
第四步,以周为单位,从下周开始,全力执行这些要事,并在周末持续调整清单和表格,不断循环。
over,大家发现没,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去管理时间并执行,好处有两点:
既能让我们跟随内心真实欲望前进,特别有成就感,又能平衡兼顾到各个方面,比「紧急重要四象限」更加科学、高效。
04
看完上面这方法,有朋友可能会有疑惑:你又要追求生活核心,又要all in第二象限,那其他象限的事儿还做不做啦?减少其他三个象限的精力投入,会不会给生活造成更多困惑?
我目前的个人体验是:做,但要学会拒绝和做减法,不会,其他三个象限没我们想象中那种重要。
首先,我认为学会say no的勇气和技巧很重要,尽量减少这种“被迫的”紧急事件频繁扰乱自己的节奏,比如拒绝加班又不会死人。
其次,人生短暂,我们要为自己活呀,回到生活核心上,重要性只与目标有关,但凡有价值、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要事,这点一定要分清楚。
况且,老实说很多事都是有意义的,比如留下来加班(第一象限),可以获取领导好感,增加职场技能,还比如被逼参加亲戚的聚会(第三象限),也许会得到新的发展机会,但不确定。
然而,我们时间精力是有限的,某些事情看起来好像有意义,但会影响到我们在生活核心这些事情上做到一流。
与其如此,不如放手梭哈,对自己负责,才是最大的负责。
原创文章,作者:777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anmengapp.com/111